四川省戒毒管理局官方微博“四川戒毒”日前公开点名小说《风情不摇晃》,红线相关话题迅速引发公众关注。文艺据悉,创作触碰小说讲述主人公为给当缉毒警察的法律男友报仇而深入毒窟,却和毒枭恋爱的红线故事。更有读者被所谓“毒枭的文艺爱情”打动,在网上发布诋毁缉毒警察言论。创作触碰“四川戒毒”对此评论称:“文学创作要有底线,法律莫让英雄流血再寒心。红线”
优秀作品诞生需要天马行空的文艺创意灵感,跌宕起伏的创作触碰剧情走向、错综复杂的法律角色关系也是很多作品吸睛的原因。然而,红线一旦作品内容颠倒是文艺非,触碰法律“红线”,创作触碰将可能产生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众所周知,我国始终对毒品采取“零容忍”态度,刑法明文规定,明知是毒品而故意实施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等行为的,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如今一部“美化毒枭”的小说传递错误价值观,甚至诱使读者诋毁缉毒警察,激起公愤自在情理之中。
针对《风情不摇晃》引发的争议,仅有舆论谴责显然不够。出版管理条例规定,任何出版物不得含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规定禁止的内容。此次事件中,不仅作者本人有逾越违法“雷区”之嫌,编辑、出版、发行、销售等环节均存在内容把关不严等问题。此外,有网友指出《风情不摇晃》并非个案,市面上还有其他存在错误内容的“毒”作品,说明文化市场监管力度亟待加强。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多数人支持依法处罚《风情不摇晃》,仍有一些声音认为“小题大做”“只是虚构作品,没必要上纲上线”,究其原因是法律观念淡薄,未能充分认识到毒品危害性,缺乏对禁毒工作的敬畏之心。职能部门不妨以本次事件为契机,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揭示毒品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的伤害,讲述缉毒警察在禁毒一线守卫社会安宁的感人故事,帮助公众理解禁毒成果来之不易,深刻认识到为何“美化毒枭”“诋毁缉毒警察”是不容触碰的红线,让抵制“毒”作品成为全民共识。文艺创作者应自觉强化法律意识,从源头防范“毒”作品出现,推动文艺事业在法律的轨道上健康发展。(梅麟)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经济陷入低迷,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经历调整与重构。矿产资源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供应压力日趋增大。中国作为最 ...
中国消费者报西安讯杨娜娜记者徐文智)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市场监管局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全局党员干部持续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四个到位”强势推进 ...
中国消费者报南京讯(方方 记者薛庆元)为统筹做好保健食品安全监管及疫情防控工作,纵深推进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行动,8月31日,江苏省市场监管局举行“科学防疫,筑牢底线,助力保健食品行业 ...
寒假来袭,高校的大学生们能否离校?这两日,安徽几所高校相继发布假期离校通知,不少高校明确:“家住中高风险地区的学生‘原则上不离校’”以及“留学生原则上不离校”等要求。 安徽师范大学 “即日起, ...
中国消费者报济南讯记者尹训银)近日,山东省12家食品经营者违反“八不”行为被责令停业整顿处罚。据了解,为从源头抓好山东省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工作,实现进口冷链食品全程追溯、放心 ...
中国消费者报济南讯记者尹训银)今年4月以来,根据市场监管总局统一部署,山东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针对民生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