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6日,样板由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发,工程珠海市海洋发展集团旗下珠海格盛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并投资建设的深远水半潜桁架式深远海养殖平台“格盛1号”,在广东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顺利下水。台下

“格盛1号”是格盛1号在“澎湖号”和“海威”系列养殖平台的运营实践基础上进行了多方面优化升级,入级中国船级社。打造该平台长86米,珠海殖平宽34米,海洋海养高16米,牧场工作吃水10.5米,养殖水体3万立方米,渔业操作平台800平方米,海钓平台240米,低温冷藏库140立方米,无人机起降平台1个,智能渔业管控系统1套,同时配备清洁能源发电、饲料存储、无人机自动投喂、环境监测、视频监控、网络通讯等现代化渔业生产系统。与同类养殖平台相比,该平台具有稳定性好、造价低、操作便利等优点,进一步提高了养殖装备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为确保项目高效推进,格盛科技提前谋划完成养殖平台用海选址合理性、用海政策符合性、用海审查合法性等关键环节,于2023年11月2日取得用海批复,11月3日取得海域使用权证,11月6平台开工建造,2024年2月28日开始合拢,4月17日完成合拢,并于2024年6月6日顺利下水,预计6月底正式交付。该项目在珠海市率先实现拿海即开工,率先实现装备高质量按时建造完工,打造珠海海洋牧场建设务实高效的精品样板工程。

“格盛1号”养殖平台在完成养殖生产相关装备的安装和调试后,将布放在珠海桂山小蜘洲岛北侧海域,主要开展金枪鱼、章红鱼、石斑鱼、鮸鱼等高价值鱼种的养殖生产,与我国首座半潜式波浪能养殖旅游平台“澎湖号”同场展示不同类型的深远海养殖平台技术,同时基于养殖平台搭载的环境监测、数据采集与分析、网络传输与5G通讯系统,打造智慧型深远海养殖产业新模式。
下一步,格盛科技与广州能源所将联合开展成本与传统网箱造价相当的简版半潜钢制养殖网箱的研发和试制,并打造海上大型平台集中搭载人员、设备与储存饲料,海上无人机群空中投喂简易网箱的先进作业模式,以桂山现代渔业产业园(一期)为基础,扎实开展新型养殖装备与现代养殖技术的融合实践,努力推进深远海养殖安全、环保、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加快实现海洋牧场“珠海建模、全国推广”。
据了解,“格盛1号”的研发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长期专注海洋能研究,推动现代化海洋牧场绿色发展。近年来,该研究所在在海洋波浪能稳定发电、深远海稳定平台等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多种海洋牧场技术集成平台。另一方面,随着广东大力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海水苗种选育技术攻关备受重视。以珠海为例,渔业“轻骑兵”团队重点开展海水种业技术推广工作,对海鲈、黄鳍鲷、马友鱼、金鲳等海水鱼类的育苗、养殖技术进行推广,2023年线上线下培训人数60万人次。种业与养殖装备共同提高,为打造高效深远海养殖系统提供了良好基础。
6日当天,珠海市国资委、珠海万山区社会事业局、珠海市海洋发展集团、珠海万山现代渔业有限公司、珠海格力海岛投资有限公司、中国船级社广州分社、广东海威农业集团、湛江市农业发展集团、湛江经纬实业有限公司、深圳市农科集团、中国联通广东省分公司等相关单位代表现场见证。
【记者】孙岁寒
【通讯员】王振鹏
【来源】南方农村报
9月10日,根据水利部批复的三峡水库2025年蓄水计划,三峡水库2025年蓄水正式启动。目前,长江上游控制性水库群蓄水正有序推进。三峡水库 摄影:三峡集团 汤伟今年以来,长江流域来水总体偏枯。1—8月 ...
“这是我制作的新年贺卡,送给我的‘爱心妈妈’,希望她在新的一年里开开心心,快快乐乐。”春节期间,谢家集区相关部门联合社会爱心人士开展寒假期间“爱心妈妈”结对儿童关爱服务活动,为困境儿童送去冬日的温 ...
上世纪30年代,营造学社拍摄的隆福寺万善正觉殿明间藻井 李俊阁手绘的古建透视图 李俊阁与他花费三年时间制作的隆福寺藻井木结构微景观 李俊阁家里的“木工坊” 李俊阁的名字,在古建修复界是一个 ...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如今,“文化年”的需求不断增长,书店成了春节期间人们“充电”的好去处。 2月11日,年后上班的第一天,安徽图书城里人气依旧旺盛。一家子逛书店的情景随处可见,休息阅读区 ...
近年来,传统戏曲通过与音乐、电影等艺术元素的跨界融合,收获了众多流量和热度。如何看待传统艺术逐渐“流量化”?全国人大代表、江苏淮剧博物馆演员、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陈澄给出了她的见解。 “B站、抖音 ...
目前,国内大多数博物馆会选择在周一闭馆,周一成为不成文的博物馆“闭馆日”。最近,这一惯例被打破:江苏淮安市博物馆发布公告,每周一至周日均正常开放,不再设“闭馆日”。业内人士介绍,“闭馆日”这天博物 ...